安倍胜选,中日关系面临复杂考验
编者按:日本参议院选举21日投票,联合执政的日本自民党和公明党已经取得压倒性胜利,获得半数以上议席。安倍政权今后的修宪举动广受关注,他在对华政策上会有什么新变化?《环球时报》特别邀请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的5位专家学者,进行深入探讨。
打经济牌助安倍胜选
李薇(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此次日本参议院选举结果并不出乎预料。首先,安倍政权自2012年12月成立之时就把此次参议院选举的胜利作为执政后的第一个目标;其次,选民期待实现“长期政权”,结束政治混乱局面;再次,选民期待安倍经济学带来经济复苏。自民党为争取民心,在安倍政权成立之前就做了充分准备,提出的最“耀眼”政策口号就是“重塑日本”和“安倍经济学”。所谓“重塑日本”,就是终结战后政治体制,通过军事独立实现“正常国家”地位。所谓“安倍经济学”,是带着高度政治色彩的经济政策,目的首先是配合自民党提振支持率。由“大胆的货币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唤起民间投资的增长战略”构成的安倍经济政策“三支箭”,为市场信心的提振和民意的提升创造了条件。在市场“政绩”和民意支持下,自民党通过参议院选举胜利将获得至少3年执政的机会,而今后3年,才是安倍政权和自民党甩开膀子做事的时期。
吴怀中(日本研究所政治室主任):这次选举最明显的意义及重要性在于,日本多年来朝野分执参众两院的“扭曲国会”局面得以消解,保守右倾化的趋向通过民选认证的形式得到固化,这为安倍内阁逐步推行保守偏右的国家战略提供了相对安定的政治基础。小泉之后,日本的政权“一岁一枯荣”,长期战略无法“可持续发展”。这次选举后,安倍政权起码有条件“大干一场”,有一个历史机遇摆在面前(能否抓住及成功则另当别论)。所以此后安倍政权当以推动日本强势再起、全面振兴为目标,大力贯彻落实积极进取的内外政策。其成败及走向,对日本、对周边乃至国际社会都将具有不小的影响。
刘瑞(日本研究所经济室副主任):在此次选举中,自民党主打经济牌,向民众传达通过“安倍经济学”激活经济、摆脱长期通缩的政策意图。目前,“安倍经济学”中的三支箭全部射出,其中前两支箭即大胆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于需求方,短期内刺激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前两支箭虽无法推动经济长期增长,但它们为安倍政府推出第三支箭即经济增长战略赢得了时间。可以说,第三支箭才是安倍经济政策成败的关键,但是从2001年小泉政府以来,每届新内阁都会出台相应的经济增长战略,却并未改变日本经济长期颓势。在结构性顽疾下,如何对有名无实的“日本再兴战略”赋予实际意义、提高潜在增长率成为安倍内阁的重要难题。
执意修宪将贻害无穷
张 勇 (日本研究所中日关系研究中心秘书长):安倍在选举结束后推动修宪是既定目标。就选情看,修宪势力议席数增加早已成定局。参院选举后,修宪提案条件以及修改内容将成为日本政治斗争的焦点。由于目前日本政坛上,自民党跃跃欲试,公明党不置可否,在野党涣散无力,舆论人心思“变”,修宪成为“大势所趋”。因此,修宪不是新问题,但能否站在正确的历史立场上开展对宪法的讨论,是考验日本决策者领导智慧的重要指标。在不反省历史教训的前提下,执意修宪将贻害无穷。
吴怀中:安倍一直怀有推动修宪及强军(包括行使“集体自卫权”)的政治夙愿,为了选票搞些权变性的“降调”非其初衷。安倍本有“修宪三部走”的打算,但现在看来,安倍心有余力不足,实现起来并非易事,况且还要兼顾经济民生、对外关系等大事。所以,安倍修宪是一道复杂的算计工程,需兼顾多方重大平衡,摆平艰巨的利益交易及妥协。如果选举后安倍(及自民党)能够维持较为长期的稳定政权,在修宪及其“编程”上取得一定进展不是没有可能。但是,不“过五观”(历史观、价值观、世界观、安全观、利益观)而欲行此道,这将不得不引起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担心。
张建立 (日本研究所文化室主任):对于选后日本修宪问题的走向,我想从日本人的自我认知特点来谈。日本人一般将自我分为“表我”和“里我”,并依据情境熟练切换。这一特点较突出表现在日语中的“建前”(tatemae)与“本音”(honne)这一对概念中。“建前”是指“表面的言行”,“本音”是指“内心真实所想或说表面言行背后的实质”。
日本人的这种特点在对待宪法上就表现为,表面上日本宪法60余年来未经任何修订,但实际上日本历届内阁出于政治需要,通过曲解,宪法的实质内容已经被掏空。这次选举虽然使安倍内阁越来越接近修宪目标,但日本各媒体的民调显示,民众最关心的问题还是安倍内阁的“景气·经济对策”。因此,修宪成功只不过会让美国将来驱使日本更加名正言顺而已。即使修宪不成功,对于精于切换“建前”与“本音”的日本政治家而言,也不会对美国将来驱使日本有什么实质性阻碍,而与修宪相比,如何振兴日本经济应该才是安倍之“本音”所在。
中日关系“一时企稳易,真正向好难”
李薇:在外交方面,21世纪日本外交“最大的课题”始终是对华关系。外交是内政的反映,日本在追求“正常国家”的同时急需给自己在亚洲找到定位,而这个定位首先取决于如何看待中国。也就是说,对华关系处在日本内政外交链条最重要的位置上。短期看,安倍政权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的右倾言行以及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没有争议”、“没有谈判余地”的态度将制约其对华关系的改善;同时,受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定位的影响,安倍政权也将为打开中日关系僵局积极制造舆论,规避被大国外交“边缘化”危险。
张勇:目前看来,中日关系的结构越来越多元与复杂。在思考安倍对华政策及中日关系走向时,应首先分析以下几点:第一,内部结构。日本方面参与及影响对华决策的机构和个人仍呈上升趋势,有不同的利益需求。第二,互动结构。在内部结构纷繁复杂的情况下,双方能否有效互动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第三,外部结构。其中美国的作用明显,它不希望两国“抱团”,亦不愿看到两国持续“交恶”,即“斗”而不“破”最符合其利益。
参议院选举后,日本国内政局的制约因素将有所缓解,安倍在对华政策上会有更大自由度,即调整需求在增强,调整空间在增大。但由于中日关系的内部、外部和互动三重结构同时发挥作用,正在使日本对华决策难度增加。总之,短期内安倍的对华政策有调整的可能,甚至不排除在局部环节由“寒”转“暖”,但中长期看“斗争”与“合作”仍相互“变奏”。
张建立:在一定意义上,国际关系也可谓是人际关系的投射。日本人一般依关系的远近,把自我的人际关系圈子由内向外依次分为“身内”、“仲间”和“他人”,“身内”是一个感情最浓的圈子,人际关系适用娇宠法则,在外交上表现为对美国的一味顺从等;“仲间”,中文一般翻译为“伙伴”,这是一个半感情、半算计的圈子,适用“义理”法则,安倍再度执政以来所搞的“价值观外交”又被称为“划圈子外交”,划的就是这个圈子;“他人”则是完全不需要投注感情而能够毫无顾忌、彼此算计的圈子,是角色关系圈子。
作为日本无法搬动的邻居、日本第二大贸易对象国的中国,在安倍首度执政时就已经被其划在“他人”圈子中,所谓的“战略互惠”口号,就是一个很好的注脚。角色关系的成员,较情感关系的成员,更容易被更换,从这个角度来看,安倍的对华政策未必会像一些日本经济学家预料的那么乐观。
吴怀中:选举前后安倍政权的对华外交政策和态度应该不会有决定性的突然变化。从种种表现看,他仍将采取一种“政经分离”、软硬兼施的两面性政策。首先,在领土问题上不会轻易让步。他认为钓鱼岛是一颗战略棋子,是与中国抗衡的地缘争夺前沿,同时还可以此制造“中国威胁”和“安全危机”,从而推动自己修宪、国防正常化及军事大国化的政治夙愿。
但是其次,日本的经济振兴离不开中国,安倍要想打造长期政权,就要和中国维持稳定的经济往来及双边关系大局。所以,他也会对华不断地做些试探和接触,意图使中日关系在他设计的战略图景和路线上“稳定”下来和“正常”起来。这一战略,根本上是旨在对冲和平抑中国崛起带来的权利变动,今后若干年内难以改变。这就使得中日双边关系难以获得实质性改善,一时企稳易,真正向好难,周期性地间或“折腾”。参议院选后,安倍的对华政策如果不改弦更张,本就处于结构矛盾期的中日关系将来到何去何从的重大战略十字路口,面临严峻的历史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