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修宪无异于“飞蛾扑火”
近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频频参加讨论修宪的专家会议或者执政党对策会议,显现出日本政府加紧摆脱“和平宪法”束缚,加快谋求军事大国的倾向,这对于日本的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认清日本政府的修宪意图,预判修宪的未来进展,分析修宪问题上的舆论走势,是我们布局未来对日战略和适时做出针对性策略的重要基础。
安倍修宪的来龙去脉
修宪策略并非安倍晋三头脑发热下的冲动之举,而是去年底自民党上台前政权公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民党在有关外交安保政策的公约中提出通过修改宪法将日本“自卫队”更名为“国防军”,并且赋予日本集体自卫权的宪法效力。安倍晋三带领自民党成功夺权后,修宪策略自然成为其向选民兑现承诺的既定步骤。
实际上,再往前推,可以发现,安倍的修宪策略可以追溯至2007年,当时安倍第一次担任首相,日本国会通过了修宪的程序法——《国民投票法》,这标志着日本的修宪进入到具体的法律运作过程。《国民投票法》以确定《日本国宪法》第96条(1、本宪法的修订,必须经各议院全体议员三分之二以上的赞成,由国会提议,向国民提出,并得其承认。此种承认,必须在特别国民投票或国会规定的选举时进行投票,必须获得半数以上的赞成。2、宪法的修订在经过前项承认后,天皇立即以国民的名义,作为本宪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公布之。)修宪原则的具体规则为目标,为修改宪法确立了法律程序。《国民投票法》还设置了推进宪法修改的机构即宪法审查会,也就是说从2007年开始,安倍就为修宪做好了法律和制度上的准备。
宪法审查会的设置顺风顺水,但之后的运转却遭遇了巨大的困难,设立之初日本政局动荡,自民党的执政大厦摇摇欲坠,为稳定政局,自民党放缓了修宪的步伐,宪法审查会因此处于实际的停滞状态,仅在2009年6月下台前通过了一个《众议院宪法审查会规程》,算是为宪法审查会的进一步运作提供了法律性规则。2009年民主党上台执政,修宪战略的指挥棒从自民党转移到民主党手中,民主党上台伊始,一方面由于政治信念和政策公约的不同不会轻易步自民党主导下的修宪后尘,另一方面为保证政权顺利运行也不会轻易打修宪牌,因此宪法审查会继续处于停滞状态。直到2011年11月,随着美国全球战略东移,日本作为美国在亚太的马前卒再一次跃跃欲试,自卫队要求地位明确和权能扩展的欲望持续发酵,由此修宪战略被民主党激活,宪法审查会被重新启动。“修宪牌”毕竟不是民主党的“专利”,去年底其重回自民党手中才算是真正的“如鱼得水”,这样,在经过近五年的停滞之后,修宪策略与安倍晋三又一次回到日本政治舞台的中央。
因此,从日本修宪的整个过程来看,此次安倍的修宪策略可以看作是第一次安倍内阁时期修宪政策的延续和深入,看似仓促,实则酝酿许久。
安倍修宪的三重意图
卷土重来的安倍修宪,显现出由浅入深的多重目的。第一,其直接目的在于为日本谋求军事化提供所谓的正当性。众所周知,二战后日本新宪法确立了和平主义的基本原则,这决定了日本的战后政治体制和非军事化的发展步伐;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美国的纵容,日本在实际上已经朝着军事化大国一步步迈进,因此其在军事发展上总是无法在“违宪”这个焦点问题上自圆其说。通过修宪改变和平主义的基本原则,就自然使其向军事化大国迈进的步伐显得具有宪法上的正当性。
第二,在外交上谋求日美同盟关系中的对等地位。在安倍的外交安保政策框架中,强化日美同盟是其核心和基轴,所谓的强化日美同盟对日本来说根本目的在于谋求在同盟关系中的对等地位,解禁日本的集体自卫权是体现日本在同盟关系中与美国对等地位的重要标志。当前,对美国来说,亚太再平衡战略中,日本这枚棋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日本也就具备了谋求对等地位的重要时机,此时通过修宪推动集体自卫权具有宪法效力自然成为安倍内阁的首要课题。
第三,通过修宪使日本成为所谓的正常国家,实现安倍的“日本梦”,这才是安倍修宪的根本目的。作为“民族派”的安倍,主张改革战后体制,提倡“新日本主义”,梦想着有一天日本成为政治军事大国,成为一个正常国家。而战后体制的确立是从和平宪法的颁布实施开始的,修改宪法的和平主义对于安倍来说,有着更为重要的宣示意义。这也正是安倍第二次入主日本内阁后仍然不遗余力推动修宪的深层次原因。
安倍修宪的未来展望
安倍任期内是否能够实现其所谓的“修宪夙愿”,这是一个全世界关注的问题,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修宪成功的可能性似乎在逐步变大。首先,从安倍修宪的酝酿过程来看,如前所述,无论在法律层面还是制度层面,都具备了进一步推进的条件和基础。新世纪之前,或许修宪对于日本来说还是无本之木,但是现在的确具有了相当的现实基础。
其次,从当前日本国内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对比关系来说,自民党推进修宪的条件也在逐步变大。我们知道,安倍要想推动修宪决议在国会通过,必须在众议院和参议院都得到三分之二以上票数的赞成。现在自民党在众议院占294席,属于大幅过半数,加上执政联盟公明党的31席,已经超过了众议院总议席(480席)的三分之二,即使公明党不赞成修宪,还有作为第三极的赞成修宪的维新党的54席作为保险,修宪在众议院通过应该不是问题;尽管现在参议院中242个席位中,自民党仅占83席,但是今年很快将迎来参议院的改选,从目前自民党比较高的民意支持率来看,自民党成为参议院第一大党的可能性也在加大。一旦修宪决议在国会通过,那么修宪可以说便成功了一半。
第三,观察当前日本众议院中,保守倾向明显的自民党成为执政的第一大党,右倾化稍弱的民主党仅剩57席,而右倾化严重的维新党却增大到54席,日本政治整体右倾化趋势愈演愈烈,国民投票通过修宪的可能性同样也在逐步变大。如果修宪决议进入到国民投票程序,那么只要日本全体国民过半数同意,和平宪法将最终被修改。
当然,有几点不确定因素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减弱甚至排除上述可能性。第一是未来一段时间日本的经济发展态势。日本国民最关注的是安倍内阁能否带领日本走出经济的低迷状态,支撑自民党执政根基的还是经济政策,因此,无论安倍在其他方面做出多大的功绩,一旦在经济上稍有闪失,将是致命性的,而这很可能会导致自民党参议院选举的失败,进而使修宪策略夭折。第二是美国自身的战略考量。要知道,亚太再平衡战略中,日本并非美国在亚太的唯一一枚棋子,日美同盟也并非美国最重要的国家利益,而美国为维持亚太平衡而灵活多变的态度可能随时会使安倍的修宪策略灰飞烟灭,这正是接下来我们对安倍修宪评价的重要尺度。
安倍修宪的整体评价——“飞蛾扑火”
总体来看,安倍修宪得不偿失,无异于“飞蛾扑火”。根本原因在于安倍将修宪与强化日美同盟糅合在了一起,安倍试图通过修宪达到强化日美同盟,最终实现与美国的对等地位,从而成为正常国家,这一意图恐怕只是一厢情愿而已。
翻看日美关系史,美国总是充当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角色,战后美国成功实现了对日本的民主化改革,扶植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但却用一纸广场协议将日本拉下经济的快车道;看看民主党执政时期,鸠山刚想倡导一下对等外交的理念,便被美国无情的打压。从实质上看,日美同盟从来就没有对等过,日本永远都是美国战略布局的一个棋子,日美同盟从来都是以美国的国家利益为出发点的。因此,安倍利用强化日美同盟的机会实现修宪的三重意图恐怕过不了美国关。
战后日本的历史就是一段被美国不断扶植又不断打压的历史,实际上,所谓“日本梦”的本质是日本具备真正的独立性,强化日美同盟的态度恰恰从另外一个层面说明这种独立性的极度缺乏。安倍修宪,打错了算盘,选错了路径,即使有一天修宪成功,修宪背后的“日本梦”恐怕永远都只是一个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