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坛浑水待澄清
7月14日,日本国会对民主党、共产党、社民党、国民新党4个在野党提出的“对麻生首相的问责案”以及“对麻生内阁不信任案”进行了表决。结果,前者在参议院获得占多数议席的在野党议员的赞同而顺利通过;后者在众议院遭到占2/3以上议席的执政党议员的否决未获通过,麻生内阁得以躲过一劫。
民主党明知自己的提案很难在众议院获得通过还要坚持提出,原因有三:第一,一鼓作气。7月12日,在众目睽睽的东京都议会选举中民主党大获全胜,成为东京都议会第一大党。乘势而上,乘胜追击,就成为民主党的首选策略。
第二,给麻生找麻烦。在野党的目的就是对“风烛残年”的麻生政权再次施加打击,使执政党在选民中威信扫地,抢夺选战制高点。从7月14日开始,民主党拒绝参加国会任何议案的审议,使预计7月28日结束的本期国会提前进入“闭会”状态,2009年的选战在众议院解散日期到来之前便进入实质性阶段。
第三,促使自民党内部加速分裂。民主党自知可能性不大,但仍抱有侥幸心理。其实,民主党自身也很矛盾。他们既希望自民党内部分裂,又怕不能一步到位而导致麻生下台,使自己失去竞赛场上一个弱势对手并为自己大选胜出增添变数。
14日众议院表决的结果,虽然“对麻生内阁不信任案”未获通过,自民党也没有分裂,但是,自民党内部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近日,“倒麻派”从幕后走向前台,甚至出言不逊。
事实上,在东京都议会选举之前,自民党内部“倒麻派”与“挺麻派”的斗争就已处于白刃化状态。6月13日上午,两派在党员干部会上相遇。“倒麻派”认为首相不应该乱用“解散权”,“挺麻派”则坚持全党应一致支持首相。前者的意思是麻生无法领导自民党在大选中取胜,因此应该在选前换总裁,由新总裁领导参加选战。后者则认为此刻换人只能有利于对手民主党。
东京都议会选举的结果,自民党未保住原有的议席(48席),还少了10席,仅获38席。这与民主党由原有的34席上升到54席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自民党内部的一些议员有“火上房”的感觉实属正常,尤其是2005年大选初次当选的年轻议员危机感最为强烈。这批人大多属于小泉路线的追随者,他们赞成小泉新保守主义政治经济理念及其相关政策,目前聚集在“倒麻派”代表人物中川秀直和武部勤周围。14日,“倒麻派”首领中川秀直当着麻生的面要其下台。15日,武部勤在自己主导并由年轻议员构成的“新风会”上,甚至酷评麻生首相“缺德”、“没有知耻心”。
“挺麻派”反对选前换首相。安倍、福田两任首相都是通过不解散众议院而靠内阁辞职的方式延续了自民党的执政寿命,因而被批“临阵脱逃”。如果麻生故伎重演势必引起选民更大的反感,自民党的不负责任政党形象将影响其选举效果。所以,目前自民党可谓举步维艰,进退两难。
6月29日,原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宽慰2005年大选时跟自己一起打天下并情绪低落的年轻议员时说:“人生千姿百态,选举也千姿百态。不要过于依赖政党,求得无党派的支持也很重要”,“民主主义制度下,像自民党这样持续执政实属异常现象,即便成为在野党也无关紧要,明年还有参议院选举”。也许这就是曾扬言要“砸烂自民党”的小泉对四面楚歌的自民党的真实感想。选战还没有开始,自民党内部就呈现出一派凄凉景象。自民党代理干事长石原伸晃认为,东京都议会选举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就在于自民党内部的对立与矛盾。
除了“倒麻派”、“挺麻派”,自民党内还有“弃麻派”。原行政改革大臣渡边喜美和原法务大臣鸠山邦夫是其代表人物。渡边喜美13日明确表示,在7月21日众议院解散前后将成立新党,并誓言其新党将成为“政界重组的起爆剂”。鸠山邦夫本来是麻生的盟友,眼见“麻生号”即将成“泥舟”,只好舍麻自保。古贺诚是自民党第三大派阀“古贺派”领袖,他的策略是养精蓄锐,伺机待发,通过政界重组扩大势力范围,争取成为自民党内的最大派阀,为自民党下野后重新执政积蓄力量。
与自民党的“内外交困”相比,民主党似乎正在“赶制龙袍”。几次地方选举,民主党连战连胜。特别是东京都议会选举大获全胜并成为第一大党后,民主党自信心大增。夺取众议院大选胜利,实现“政权轮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现实性。
对于民主党来说,最大的课题是如果成为执政党,其执政能力应如何体现。7月14日,麻生首相指出民主党没有执政经验,并对其能否解决政策和财源问题提出质疑。当然,大选还未进行,“逐鹿中原”的赢家还未出现。
不过,选举的结果无非是以下几种:民主党单独过半数(242席),建立鸠山政权;民主党未过半数而与社民党、国民新党组成联合政府;执政联盟获胜,麻生继续执政;朝野平分秋色,靠与“第三势力”联手执政(如渡边喜美的“新党”等)。不过,日本政局瞬息万变,选战结果仍需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