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措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智慧、情感与性格的重要体现,更是一个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多民族大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丰富。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方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政府和民间越来越重视,保护内涵逐步拓展,保护范围和内容日益宽广丰富,呈现出良好的态势。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2014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了要提升文化软实力、把中国建设成文化强国的目标。
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非物质文化保护领域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探究,而且在与国际上一些范例的比较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差距与不足。例如,与我们的近邻日本相比较,他们的许多经验就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日本在其社会发展历史上,既善于吸收和发展外来文化,还非常重视保护和传承本国的文化传统。作为世界上最早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日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较早,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创设“人间国宝”制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和宣传;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开发,使其在日常生活焕发新的生命力;大力培养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等。日本的这些成功经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力推广,并被纳入“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的整体框架中,成为人类社会共有的财富。本文旨在对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进行归纳和整理,以期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
1 政府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较早
在日本,文化遗产被称之为“文化财”,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被称之为“有形文化财”和“无形文化财”。日本一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重视,在文部科学省下面的文化厅专设了“无形文化遗产保护条约特别委员会”,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提案。各都道府县的地方政府教育委员会中均设立文化遗产保护的主管机构。《文化财保护法》于1950年公布(1964年修订)。在此之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对于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特别关注。《文化财保护法》是一部综合的文化遗产保护法,其中包括“有形文化财”、“无形文化财”、“民俗文化财”、“埋藏文化财”、“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重要文化景观”、“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等项目。在《文化财保护法》中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无形文化财”的范畴,即具有较高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的传统戏剧、音乐、工艺技术及其他无形文化载体,如歌舞伎、文乐、雅乐、琵琶、尺八等传统艺能,以及陶艺、染织、编织、漆艺等工艺技术。“无形文化财”由文部科学大臣指定,其中最重要的部分称为“重要无形文化财”。1975 年以后,日本又规定将“民俗文化财”分为风俗习惯、民俗艺能、民俗技术三类,有特别重要价值的风俗习惯和民俗表演艺术由国家指定为“重要无形民俗文化财”加以保护。
日本在“重要无形文化财”的认定上坚守宁缺毋滥的原则,选择标准非常严格。法律明确规定,文化财产持有者同时也应该是文化财产的传承人。对“重要无形文化财”传承人的认定,有“个别认定”、“综合认定”和“传承者团体认定”三种方式。个别认定指对于某个技艺传承者个人资格的认定,即那些造诣颇深、身怀绝技的艺人和工匠,也称之为“人间国宝”;综合认定指对那些具有多重文化事项的民俗活动的传承者认定,如“雅乐”的宫内厅式部职乐部的成员,“能乐”的日本能乐会会员等。传承者团体认定指对那些有一个以上文化财产持有者的集团的认定,如轮岛漆器技术保存会、美浓纸保存会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飞速发展,日本社会生活发生了急剧变化,在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经济发展对传统文化的挤压下,日本文化遗产濒临衰亡的命运。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根据情势需要,官方于1975年、1996年、2004年分别对《文化财保护法》进行了修订。都道府县和市町村各级政府也纷纷在《文化财保护法》的基础之上,先后制定了“指定无形文化财的技艺保持者及保持团体的认定基准”法案。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不但出台了保护文化遗产的法律,还在法律的框架下,对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的管理、保护与监督,国民也有着很强的法律意识。这使得日本在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如“文乐”是三弦伴奏的说唱曲艺,曾一度面临后继乏人和观众越来越少的困境。政府不但出资帮助其建立剧场,还资助其赴海外进行演出,终于使其走出困境,重放异彩,并于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如今,日本已有1000项“无形文化财”成为国家级保护项目,其中歌舞伎、能、文乐等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截至2002年6月,共有139名“无形文化财产保持者”和13个“无形文化财产保持团体”接受了日本文化财产保护委员会和文部科学大臣颁布的认定书。
2 创设“人间国宝”制度,提高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社会地位
日本首创的“人间国宝”制度在非物质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发挥了极大作用。从1955年起,日本政府开始在全国不定期地选拔那些有“绝技”、“绝艺”、“绝活儿”的老艺人、工匠等大师级人物,将他们认定为“人间国宝”。为使该技艺流传给后世,国家要求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通过实际操作来展示其工艺技术所需要的材料、工具及其各个工序,并把它们用文字、实物照片或摄影等方式记录下来。如果传承人将自己的技艺密不传人,就无法获得政府认定的“人间国宝”或“重要无形文化财产的持有人”资格。而一旦被认定“人间国宝”后,国家会拨出每年200万日元的专项资金,用于资助他们潜心研究、提高和创新技艺、培养传人、制作记录、改善其生活和从艺条件等方面。同时,国家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在税收等制度上也给予优惠。
“人间国宝”的认定和扶持制度使得传统艺术表演,如能乐、歌舞伎、狂言、茶道等传统艺能以及传统工艺获得了扶持,极大提高了民间艺人和传统工匠的社会地位。这些“人家国宝”有的被日本政府授予“文化功劳者”称号;有的因在国际文化交流上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受到“外务大臣表彰”;有的被作为专家邀请进入政府相关文化审议会参政议政;有的被请进大学课堂举办讲座;还有的被国外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在海外被授予勋章等。例如,日本的茶道流派众多,每个流派的掌门人称为“家元”,负责继承上代的茶技,向下代传授茶技。“家元”有很大的权力和威望,享有相当高的社会地位。茶道里千家曾上百次访问中国,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茶会招待过邓小平等我国领导人,其“家元”被中国政府授与“中日文化交流使者”的称号。茶道各流派在地方设有分会,教授者要取得资格认定才能带徒弟,收取学费。教授者也有等级之分,通过专门的技能考试才能升级,还要经常到“家元”处接受培训,以提高技艺。
随着时代的推移和日本国民教育水准的普遍提升,传统技能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多数人具有大学学历,有的还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技艺教师较高的专业水平,使得传统艺能的传承有了保证。
3 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研究和宣传
除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立法以外,为了准确地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保护情况,日本政府还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和摸底,每年公布“重要无形文化财”的“指定件数”和保持者的“认定数”。政府和学术界曾多次实施全国范围内的农村、山村、岛屿、渔村民俗调查,积累了大量珍贵详实的资料。例如,针对那些有价值的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调查和记录上有两种途径:一是由文化厅直接进行调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并印制小册子(每年一册到两册);二是委托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的政府部门进行调查,由国家承担一半调查费用。现在,几乎所有的都道府县和市町村均有详尽的地方史记录和民俗志报告出版。另外一些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也在进行民谣、民俗等专项调查和相关学术研究。东京文化财研究所每年设定题目,与负责文化遗产的地方官员、传承团体一起就文化遗产保护召开协议会,会议主题涉及学校教育、民俗艺能的传承、艺能用具的保存保护等。这些调查和学术研究成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保护以及开发等提供了基础。
为了普及和宣传文化遗产,日本将每年11月1日到7日定为“文化财保护强调周”。在此期间,各地集中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如传统艺能演出、文化遗产展览、“人间国宝”展演等。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学校、企业、民间团体也进行大力宣传。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型演讲会频频召开;神宫里为游客特别演奏“神乐”;电视台邀请专家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进行对谈;中小学校组织学生们参观史迹,去剧院、音乐厅欣赏歌舞伎、能、漫才等传统艺能,去博物馆让孩子们亲手制作陶器、和纸……
在日本城市的街道、地铁和公共空间,经常会看到宣传日本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型图片、海报,媒体中也有大量播放乡情和地域文化的节目。各地传统节日庆典之前,商业街、车站等繁华地带都要张贴宣传海报,上面详细记载了活动内容和时间。商场、地铁车厢也会悬挂相关宣传品。
日本还重视向国际社会推广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定期在国外和国内举办工艺展览,彰显日本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趣味。比如,堺市在2000年举办了“2000年世界民族艺能祭”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一活动弘扬了日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了各国民众的相互理解,也提高了自己城市的知名度。歌舞伎等传统艺能作为日本文化艺术的象征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国巡演,与他国同行进行技艺交流。比如,歌舞伎著名男旦表演艺术家坂东玉三郎曾到中国学习昆曲,先后在日中两国与中国昆曲演员同台演出,为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拓展了舞台和空间。一些致力于国际交流的民间团体也十分注重向那些生活在日本的外国人推广和介绍日本传统文化,比如让留学生体验和服、为外国人开设插花和茶道讲座等。
日本政府和民间还充分利用互联网,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些官方网页、博物馆网页上详细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和文字。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和日本工艺会按年序将1955年以来被认定的“人间国宝”记载入册并登载互联网上,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4 以剧场、博物馆、民俗馆等为载体,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命力
日本政府不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日常生活中焕发新的生命力。日本有关法律规定,文化遗产必须向社会和民众公开,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影响力和价值,发挥文化遗产在国民教育和文化的认知、传播与交流等多方面的功能。日本有全国范围的“艺能表演大赛”、“相扑比赛”、“传统剧目演奏会”、“茶道”和“花道”表演会。各都道府县和市町村举办的传统民间艺术表演更是种类繁多,常年不断。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或传承组织,要经常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排练及演出。这就形成了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大环境。
日本主要是通过博物馆、民俗馆、剧场等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世纪60年代政府专为歌舞伎等传统艺术表演于东京皇宫护城河畔修建了“国立剧场”。1966年起,歌舞伎、文乐、邦乐、民俗艺能、雅乐等在国立剧场上演,吸引了大批观众。1979年后,“落语”、“讲谈”等大众喜闻乐见的艺能开始在国立演艺资料馆(国立演艺场)演出。1983年国立能乐堂落成后,开始上演“能”与“狂言”。1984年,国立文乐剧场正式营业,专门上演文乐。这些剧场不但公演舞台艺术,还承担培养歌舞伎、文乐、能乐等传统艺能传承者的任务,设有艺术训练课程,同时还进行传统艺能的调查研究、资料搜集和利用,举办传统艺能鉴赏会等。
日本各地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民俗馆和乡土资料馆,还有数量众多的主题博物馆,如,老玩具博物馆、旧零食博物馆、酒博物馆、漫画博物馆、风筝博物馆、拉面博物馆、章鱼烧博物馆等。就连一些村落和东京、大阪等大城市的区都有自己的乡土博物馆或民俗资料馆。如东京都板桥区乡土艺能传承馆集中了里神乐、狮子舞、竹踊舞等七项东京都及区指定的“民俗文化财”及“无形文化财”。这些博物馆、民俗馆不但藏品丰富,而且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布展。一些大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展览开幕前作了广泛宣传,以吸引观众。在公开展示的过程中,博物馆、民俗馆不仅仅展出文物,还举办讲座介绍文物的制作工艺,最大限度地使人们了解日本的历史和文化。他们还推出观众体验活动,让观众动手制作,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观众可以在奈良平城宫遗址内体验瓦当制作,中小学生在假期可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制作瓷碟。有些博物馆还配合当地节日举办一些民俗活动,如元旦期间举办年糕汤总汇、打年糕活动等。不少博物馆和民俗馆规模不大,设施简朴,主要是由一些有历史的老房子、名人故居、旧仓库等改造而成的,由民间非营利组织运营。
剧场、博物馆、民俗馆成为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民众亲近和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民众通过欣赏、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增强了对日本文化的热爱、对本民族的认同感,以及保护非物质文化的责任感。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民众的支持和爱护下焕发了新生。
5 城市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重
日本地方政府在大力推进现代化的同时,重视对本地区的文化遗产、风土人情、民俗等进行保护性开发。这种保护性开发是与城市建设融合在一起的,而不是仅仅在一些传统节日,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作“表演秀”。历史名城金泽市就是一座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的城市。2004年金泽21世纪美术馆落成,2006年金泽能乐美术馆落成,这些造型现代、充满时尚感的建筑物不仅提升了原有城区的风貌,还成为金泽城市文化传统的集中展示地,吸引了大量游客。金泽市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资助,培养传统艺能的继承人,开设相关教室。走在金泽市的大街小巷,你会经常看到“尺八教室”、“茶道教室”、“三弦教室”等牌匾。这些措施使当地非物质文化焕发了勃勃生机,增加了古城的文化氛围,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
有的地方通过精心打造当地传统节日庆典活动——“祭”来促进城市发展。像日本最具有代表性的祭典之一,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京都祗园祭,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每年从7月1日开始,一直延续一个月。祇园祭期间,装饰着日本传统纺织物、印染品、雕刻等精美工艺品的彩车在街上巡游,还有舞伎们艳丽的身姿和动听的音乐,堪称是“日本传统文化总动员”。节日期间,京都各展馆都会推出一些文物展,一些有传承的世家会举办藏品展,向游人展示自己家珍藏的屏风、字画等宝物。祗园祭也成为京都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三重县伊势市河崎地区将有着悠久历史的老建筑物保存下来,开辟为“伊势河崎商人馆”,展示街道的历史、风俗和传统文化。展馆里收藏并展出着本地区一些老字号的牌匾,让人们对这个曾经繁华的商业街的历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这座老建筑物还成为当地居民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除展室之外,辟有会议室、事务所和活动场所,经常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居民单弦琴演奏会、手工作品展示、居民摄影展、画展、讲座等,成为了当地的文化活动中心。这对于拉近当地居民的邻里关系,增加地区社会和族群的认同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让他们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对他们自身和国家的价值和意义。
6 通过民众参与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日常生活
保护文化遗产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国民的义务。如今,日本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度、保护意识、参与度较高。普通民众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涌现出大量的民间保护团体,像“狮子舞保护协会”、“花祭保存会”、“田乐保护协会”等。这些团体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参与人员有居民、政府官员、研究者、教师、学生、家庭主妇等,在保护地方文化遗产方面发挥着核心骨干作用。
日本国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较高,这里除了有日本教育发达、国民素质较高的原因之外,也与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面临危机,民众有着强烈的担忧感有关。同时,日本国民有很强的法律意识,对国家立法保护文化遗产有着高度的认同。
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依靠当地民众自愿、自觉地来维持、保护和创造,主体是当地生活的居民。日本每个地区每年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传统节日,称为“祭”。有的规模盛大,闻名全国,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观看。“祭”期间的活动有彩车巡游、民族舞蹈展示等,往往要持续好几天。如果没有全社区居民积极踊跃参加,是不可能传承下来的。
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民众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些遗产就必须是活的、具有生命力的。日本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保留着传统的习俗,正月要在家门上悬挂稻草和松枝的装饰以迎接神灵,还要去神社参拜,早餐吃年糕汤饭;三月三日女儿节在家摆放穿着古代服饰的人偶;五月五日男孩儿节要在家门悬挂“鲤鱼旗”;七夕将写有心愿的彩纸挂在竹子上;农历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节要回乡祭祖,纪念逝去的亲人;八月十五日赏月吃“月见团子”,有些地方还要露天举办古筝、三弦等传统音乐演奏会。在传统节日里公园、公民馆、市民活动中心还会举办茶会,供人学习茶礼,陶冶性情。这些传统习俗的传承与日本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尊重和热爱有关,也与他们的坚守有关。在日本,学习茶道、花道、剑道等传统技能已非常普及,已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些传统技能成为人们在紧张生活中放松身心、提升修养、自我修炼的一种方式,也成为扩大人际交往的一种途径。
7 培养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
保护传统文化的关键在于传承。传承不仅在艺人之间,更需要唤起青少年维护民族文化根脉的自觉意识,这也是全面保护非物质文化生态的百年大计。日本政府近年来对中小学生加大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在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增加了传统音乐课程的比重,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能剧、歌舞伎、文乐、和太鼓等这些日本国粹。文部省还特别规定,小学生在学期间必须观看一次能剧。在周六和周日以学校、文化设施为据点开设的传统文化儿童教室,开展民俗艺能、工艺技术、邦乐、日本舞、武道、茶道、花道等传统文化的培训和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学还组织学生修学旅行去做文化遗产的探访之旅,由此来感知日本历史和文化。
各传统乐器流派,每年要定期举行数次以技艺教师或学员为主的“发表会”,即在正式的剧场或公众场合举行公开免费的各流派传统曲目演奏会。具有高级别称号的大师们,则举办售票的公演。这些演出,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使年轻人能经常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气氛,从中领略传统技艺的优雅。正是在这种弥漫着传统文化氛围的大环境中,激发了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青少年在“尺八”、“琴”、“民谣”、地方舞蹈等教室学习,接受传统文化的基本素养和训练,有助于他们长大后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综上所述,政府、地方自治体、民间社会团体、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出版界、行业组织、企业等,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形成了一个从政府到民间再到民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环境。几十年来,日本许多工艺技术、表演艺术等在强有力的保护措施下从濒危到重生,再走向新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