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琉球族群认同问题的根源与特征
作者:孙家珅 来源:《世界民族》2024年第6期 时间:2025-01-22
摘要:琉球曾历经独立王国时期(1429—1879年)、日本殖民时期(1879—1945年)、美国占领时期(1945—1972年)和日本施政时期(1972年至今)。1972年5月15日,美国将琉球群岛的施政权移交日本,结束了长达27年的占领统治。但重回日本施政下的琉球人却不断推进反日运动或琉球独立运动,重拾并强化历史记忆,以凸显自我族群的独特性。在当代,冲绳社会思潮存在“琉球化”转向,具有后殖民时期边缘族群认同再建构的基本特征,作为长期遭受差别对待、悲惨历史经历所带来的“冲击”之下的“回应”,冲绳县民开始思考自己的日本人身份、琉球人身份,催生出琉球身份建构的浪潮,琉球族群认同结合自身的利益而演变,每次受欺压后族群认同都会再次强化,具体体现为传统符号的再发明、话语体系的再建立、族群特色的再展示、光辉历史的再记忆这四个核心特征。
关键词:琉球 族群认同 日本 美军基地 共同体意识
作者简介:孙家珅,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文章来源:《世界民族》2024年第6期
阅读全文请点击:当代琉球族群认同问题的根源与特征_孙家珅.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