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道与日本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2014年4月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文化研究室主办的第七次日本文化读书会暨“剑道与日本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文化室唐永亮副主任主持,来自北京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河北大学、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京内外专家学者共40余人出席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李薇所长在会上致辞,李薇所长指出,日本的剑道、柔道、相扑等传统武道,是理解与研究日本文化内涵、脉络的重要载体,是把握日本文化精神内核的重要着眼点。北京日本人会剑道同好会副会长、剑道四段小野寺三宽先生在会上做了“剑道与日本文化”的主题报告。
小野寺三宽先生的报告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日本刀的特征。两位先生使用木刀,配合图解向与会者介绍了日本刀、木刀以及竹刀的构造。小野寺先生指出,日本刀需用两手握持,正式交手时要佩戴护具。剑道中使用的日本刀原为杀害对手的武器,最初从古代中国传入日本,所以与中国刀一样是笔直的,但在大约1000年前形成了现在略微有弧度的形状。1876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废刀令”,因此日本武士持有并使用日本刀的历史大约只有八百年。剑道练习者在练习中多使用竹刀。之后,小野寺三宽先生与田中崇辅先生分别为现场的听众演示了长刀与小太刀的基本技法。
第二部分是“日本剑道招式”的说明与演示。“日本剑道招式”是古典的剑道招式,一共十招,上段、中段、下段为基础的三招,其余七招为应用型的招式,其中有三招使用小太刀。这十招包含了现代日本剑道所有招式的基础,也是剑道段位考试的重要项目。剑道作为“道”的历史应该始于江户时代中期,而且其中不乏禅宗的影响。在剑道练习开始前和结束后都会有30秒左右的默想时间,这可能是源于禅宗的做法。另外,现代剑道是在近代末期统一的,并不存在流派之分,但是古老流传下来的“剑术”则存在流派一说。
第三部分是“剑道基本技法”的说明及演示,也是本次报告会的重点。小野寺三宽先生与田中崇辅先生穿戴好防护面具,同与会代表一同移步至花园。两位先生首先表演了剑道的四个基本招式,即分别攻击人身体的头部、小手臂、腹部和喉部四个部位。这四个部位均为致命部位,在剑道比赛中也是以击打这四个部位为得分判断基准的。小野寺先生指出,比赛时总共有“三本”,要想从对手身上取得“一本”,不仅需要发出声音(“气合”),击中四个部位中的一处,击完后还要表现出“残心”, 即不可放松姿势及斗志,要表现出随时回应对方反击的心理准备及架势。小野寺先生还解释道,道场对练习剑道之人而言是非常神圣的场所,是不同于日常空间的另一个世界,进入道场时要心怀敬畏,注重礼节,时刻注意自身的行为。
在为与会代表展示了剑道的基本技法后,两位先生还进行了一分钟的剑道比赛,他们的精彩表演获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第四部分的主题是“日本社会与剑道的关联”。小野寺先生简要介绍了当今日本社会当中剑道的发展情况。现在日本的剑道练习者,下至3岁幼儿上至80岁的耄耋老人,约有162万人持有段位。日本有教授剑道的道场,但为数不多。日本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大学等均设有剑道部,教授学生学习剑道。另外,在2008年通过的教育法案中,把日本武道(剑道、柔道、相扑)列为日本中小学生的必修科目,该法案于2012年4月开始正式施行。
1954年成立的“全日本剑道联盟”,为剑道的复兴和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于1975年重新定义了现代剑道的宗旨,即“磨练身体与心智,塑造强大的精神力量;籍由正确而严格的训练来使自身剑技得以进步、使人礼仪和荣誉感得以培养、使人学会与人真诚相待,同时提高练习者的文化修养;以促使练习者能热爱祖国和社会,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广泛的贡献。”该联盟每年11月3日还会组织举行全日本选手大赛,并决出“剑道日本第一”。日本剑道有级位、段位和称号之别,从八级开始至一级为级位,初段到八段为段位,其中八段为最高,八段剑士可谓是佼佼者中的佼佼者。
第五部分是关于“国际社会及中国的剑道”。据小野寺先生介绍,如今全世界大约有超过300万的人在练习剑道,其中日本超过160万人,韩国30余万人,中国大约有2000-3000人练习剑道,在北京的练习者约有500人。2006年,中国成立了中国剑道联盟,同时加入了国际剑道联盟, 2013年参加了在意大利举办的第15届世界剑道选手大赛。
小野寺三宽先生的精彩演讲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现场听众提问踊跃。有学者提出茶道与剑道之间的关联问题,指出进入道场和进入茶室都有一种进入非日常空间的神圣感。小野寺先生对此观点表示认赞同,表示两者都是锻炼精神的文化,均出于礼且止于礼,因此可以说具有相通之处。
还有学者就剑道独特的发声及呼吸法提出了疑问,小野寺先生表示剑道当中呼吸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人在呼吸的时候动作会停止,所以往往此时是胜负的关键。因此在高手之间进行较量时,如何在不暴露自己的呼吸的同时读取对方的呼吸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在回答剑与刀的区别时,小野寺先生表示单独提到剑则容易给人以中国剑的印象,但刀的话只是单边有刃。还有人询问长刀与小太刀的使用区别,小野寺先生表示小太刀基本上是用于自我防卫,但也能伤人。另外,大家注意到在剑道当中多使用身体的左侧,小野寺先生对此解释道,左侧比较利于拔刀行动以及攻击,所以在剑道当中是以身体左侧为重。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文化研究室崔世广研究员对本次大会进行了总结,他首先向小野寺先生和田中先生表示感谢,指出小野寺先生的报告涉及文化、历史、宗教等多个方面,重要的是在报告之外还进行了实际表演,是一场精彩纷呈且难能可贵的报告。同时,崔研究员进一步指出:第一,日本文化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追求极致,剑道充分体现了日本文化中追求“极致”的精神。 第二,日本人善于将精进技术与修炼精神统一,剑道中追求技术与精神的合一的精神即是“道”的精神,而且这种精神性的内涵一定是和物体有关的,这种精神与形式结合也非常具有日本特色。研究日本文化,一定要时刻注意精神不脱离具体的“物”,一定要到现场去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与研究日本文化。第三,日本全国剑道练习者约有162万人,也即约100人中就有1人练习剑道。道场、茶室等这种非日常性之物并非宗教,但是在日本普遍存在。日本人通过练习剑道、花道、茶道、香道等掌握日本传统文化,而中国则缺少这种既非宗教亦非日常的存在或场所,这一点非常引人深思。
会场气氛热烈,与会代表热烈讨论。在场学者一致认为,通过举办“剑道与日本文化”学术研讨会,特别是通过观摩两位先生的现场演练,加深了对剑道的了解,对进一步理解日本文化的内涵有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