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所学术交流简报(2020年第11期)“变局中的欧日(日欧)关系”线上学术研讨会召开
2020年8月28日,我所中日关系研究中心与我院欧洲研究所《欧洲研究》编辑部和中东欧研究室联合举办“变局中的欧日(日欧)关系”线上学术研讨会。会议由《欧洲研究》编辑部主任宋晓敏主持,她指出本次会议旨在为大家搭建交流日欧关系、分享欧日合作进展及其对国际战略格局影响研究心得的平台,期待此次会议能够成为欧洲所和日本所所际合作的美好开端和成功试水。会议共分三个单元,来自日本所、欧洲所以及同济大学9位科研人员作主题报告,20多位科研人员参与研讨。
研讨会第一单元主要关注日欧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欧洲所中东欧室主任刘作奎、欧洲所法律室主任叶斌和日本所综合战略室副研究员李清如先后发言,其发言题目分别为《欧日在互联互通领域的合作及前景》、《日欧自贸协定刍议》、《日本与中东欧经贸关系》。刘作奎从一线观察的视角出发,介绍了欧洲与日本在互联互通领域合作的特点,并与中国和欧洲的互联互通合作进行了对比。他认为,日欧互联互通合作的前景还有待观察,合作道路与中国不同,总体采取的是开放的、松散的模式,没有专门资金,而是在各种框架下合作。叶斌以日欧自贸协定为切入探讨了日欧在伙伴关系上的新进展,从法律的角度探讨了欧日经济关系的特点。他认为,虽然欧盟和日本之间签订了EPA,但是目前欧盟贸易保护主义很强,所以未来前景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李清如认为,近年来日本与中东欧经贸关系有强化的趋向,在欧盟框架下的合作是日本强化与中东欧经贸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在中东欧不同地区,日本也在积极拓展合作机制,如“V4+日本”合作与对话机制。对中东欧进行投资的日系企业数量不断增长,投资领域也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中东欧市场对日本企业具有较大吸引力。《欧洲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张海洋对以上三个主题发言进行了点评。
研讨会第二单元聚焦在日欧战略安全关系,日本所综合战略室副主任卢昊、欧洲所政治室助理研究员贺之杲、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赵迎结先后发言,其发言题目分别为《日欧在印太的战略交汇》、《欧日规范性外交比较研究》、《“印太”视域下日英“准同盟”关系的构建与局限》。卢昊指出,日欧强化外交关系过程中,“加强印太合作”日益成为双方利益交集与优先议程,双方在海洋安全保障、基建互联互通、区域自贸网络构建及价值观秩序理念推广等方面的具体合作也在深入。日欧对印太的战略影响力仍处于上升期,但因在地缘影响力距离、各自外交政策优先级以及战略自主能力方面的限制,而面临着一定的局限性及“天花板”。贺之杲从学理上梳理规范的涵义及规范性外交的定义,并指出欧盟与日本规范性外交合作大于竞争,双边层面的规范性外交竞争大于合作,全球层面的规范性外交合作大于竞争,欧日打算通过规范性外交共同塑造国际秩序和规则,但也面临内部政治变迁、美国战略调整等因素的影响。赵迎结认为,日英曾为各自国家利益三次结成同盟,而现在的日英“准同盟”关系是在新情况下日英同盟关系的历史轮回。维护印太地区海上“航行自由”及法治是双方构建“准同盟”关系的价值取向。未来日英两国将继续以构建“准同盟”关系扩大和深化在印太地区的安全防卫合作。欧洲所国际关系室主任赵晨对该单元的三个主题发言进行点评。
研讨会第三个单元从理念和历史的维度分析了日欧关系,日本所外交室副主任、中日关系研究中心秘书长张勇、日本所外交室助理研究员陈静静和同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宋黎磊先后发言,其题目分别为《秩序变革期日本的欧洲观》、《法德和解与中日关系比较研究——以民族主义为视角》、《同盟的复式演进:冷战后日欧关系研究》。张勇从哲学与历史的维度分析了日本欧洲观的基本特点,并从观念、经济与安全三个角度梳理了秩序变革期日本外交理念与对欧洲的认知和判断。陈静静用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从民族主义的视角分析了战后法德实现了彻底和解的原因,而欧洲传统大国间和解又成为欧洲一体化的发动机。反观亚洲,中日之间只是建立了外交关系,并没有实现彻底和解,当下两国之间还存在着严重的政治互信问题。宋黎磊分析了冷战后日欧关系的特点,并使用同盟理论探讨了,冷战后日欧关系如何从隶属于冷战时期西方阵营的价值观同盟扩展至安全、政治和经济等多领域复式同盟的。《日本学刊》执行主编唐永亮对该单元进行了评论。
最后,欧洲所副所长陈新进行了总结。他说这次研讨非常成功,参会人员都提到了从中受益匪浅。日本所和欧洲所合作由来已久,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作为国别所和区域所,我们主要聚焦于自己的对象国,对区域外关注相对较少。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特别需要加强社科院所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拓展研究视野和思路,这也是社科院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之一。期待不久的将来以不同的形式再次相聚!
(日本外交研究室 陈静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