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所学术交流简报(2022年第36期)我所成功举办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系列活动——“亚太区域一体化与中日合作”报告会
9月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主办,日本政治研究中心、中日经济研究中心和中日关系研究中心承办的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系列活动——“亚太区域一体化与中日合作”报告会在日本研究所举行。此次报告会邀请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刘洪钟教授作报告,并邀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姜跃春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沈铭辉研究员及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副院长张玉来教授进行点评。日本所副所长吕耀东研究员主持活动,副所长吴怀中研究员、外交研究室主任张勇研究员及科研处主任唐永亮研究员等科研人员出席会议。
刘洪钟教授的演讲分为四部分,分别为亚太区域一体化的主要特点,当前亚太区域一体化面临的挑战与韧性,RCEP、CPTPP和IPEF的比较及关于中日合作的看法。
关于亚太区域一体化的特点,刘教授认为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从区域分工来看,亚太地区从产业类生产分工合作逐渐向产品类供应链分工合作转变;第二,区域内主导区域分工的国家从日本向中国转变;第三,区域一体化的动力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驱动转向当前多个一体化经济性的联动。谈及亚太区域一体化面临的挑战及韧性,刘教授指出,世界秩序从“大缓和”时代走向“大转型”时期、亚太地区供应链出现“脱钩”迹象以及周边国家对华关系将成为亚太区域一体化面临的主要挑战,不过市场逻辑提供的强大内生动力以及中国、东盟坚持全球化发展将成为亚太区域一体化的主要支撑。
关于RCEP、CPTPP和IPEF的比较,刘教授认为目前IPEF只是一个倡议,具体的合作方式还没有出来,还需要参与各国进行商议。为此,今天的报告将只对RCEP和CPTPP进行比较。关于RCEP的潜在收益,刘教授认为,从关税减让的角度来看,潜在收益的达成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从涵盖范围来看,RCEP是传统的自贸协定,涵盖范围相对有限,CPTPP是边境后的贸易规则,其包含的范围则要远远超过RCEP,而在规则的包容度及约束力方面,RCEP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RCEP能否将理论上的潜在收益化为现实还具有一定不确定性。
最后,在中日合作方面,刘教授认为尽管中日关系面临挑战,但亚太区域一体化离不开中日合作。为了加强两国合作,中国一方面要坚持改革开放,保证亚太供应链不脱钩,另一方面需要中日在功能性合作及第三方市场合作方面增进共识,亚太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离不开两国的共同合作。
在评议环节,各位专家高度评价了刘教授的报告,并就中日合作、亚太区域发展等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姜跃春研究员指出,没有中日两国的真诚合作,亚太区域一体化很难实现突破,但中日在推动亚太经济合作方面还存在分歧或者说是碰撞。沈铭辉研究员则认为,随着区域经济合作底层逻辑从过去市场逻辑为主体转向效率与安全并重,未来亚太区域合作走向趋同还是发散,目前还很难做出预测。张玉来教授强调日本的对外合作有追求自主性的一面,我们应该看到日本对美国搞芯片联盟还是充满疑虑的。在亚太区域合作方面,既有可能由中国和日本来主导,也存在由美国一些技术领先的跨国企业主导的可能性。
(朱清秀 张晓磊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