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所学术交流简报(2024年第20期)中华日本学会2024年年会暨“百年变局纵深演进下的日本与中日关系”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2024年4月20日,由中华日本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南昌大学联合承办的中华日本学会2024年年会暨“百年变局纵深演进下的日本与中日关系”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南昌市成功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外交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华东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吉林外国语大学、吉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河北大学、青岛大学、南昌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海南大学、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大学、世界知识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新华社、教育部区域研究中心、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40多家科研机构、高校、出版社、媒体杂志约百人与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赵志敏致开幕辞,南昌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丹教授和中华日本学会会长高洪研究员先后致辞。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院长尹利民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
赵志敏秘书长在题为“加强日本问题研究,助力民族复兴大业”的致辞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博弈广度和烈度上升,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为实现对华多边压制,美国在亚太乃至世界范围内挑起阵营对抗,损害我国和周边国家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在此背景下,以“百年变局纵深演进下的日本与中日关系”为主题展开研讨,积极运筹中日关系、促其健康稳定发展,对于形成正向、有利的安全和发展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中日两国业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惠关系格局,利益高度融合。去年11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美国旧金山会见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双方重申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和共识,重新确认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定位,为两国关系改善发展提供了关键政治引领。
赵志敏秘书长表示,日本是我国重要邻国,是影响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重要力量,做好日本问题研究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中华日本学会是中国日本研究界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实力最强的全国性学术团体。过去三年间,学会先后荣获“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活动资助项目”、“优秀社科学术社团奖励”。作为学术活动资助项目成果,由学会组织编纂的《平成时代:日本三十年发展轨迹与前瞻》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22年度重大科研成果。他就中国日本研究提出三点看法:第一,增强问题意识,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第二,坚持正确导向,构建中国日本研究自主知识体系。第三,树立系统思维,以全球视野深化日本研究。
吴丹副校长代表南昌大学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对出席研讨会的领导和嘉宾致以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他表示,中日关系的稳定与发展直接关系我周边安全环境,对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也有重要影响。从历史上看,中日友好事业对两国和两国人民都至关重要,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确保中日关系不偏航、不脱轨,努力克服分歧,寻求共同发展,推进构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是中国日本研究的重要使命。中华日本学会和南昌大学共同举办此次学术研讨会,探讨中日关系的现状与未来,寻求加强交流与合作的有效途径。我们相信通过深入的交流与研讨,能够增进对中日关系的理解,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为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有助于全面推进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
高洪会长在致辞中认为,更加深入地研究日本、研究中日关系既任重道远,又十分迫切。中华日本学会是中国以研究日本及中日关系为业的专家学者的共同家园。学会的工作与发展,需要众人拾柴,需要薪火相传,需要有不竭的精神动能。南昌起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动武装暴动的起点,革命的星火从这里燎原,推动了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大计。中国的日本研究是上述伟大事业中的一个很具体的组成部分。相对于国家发展建设,我们的工作只是“细枝末节”,但我们“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要认认真真的务实态度研究日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日关系的前景,拿出有利于中国外交事业需要且无愧于自身职责使命的成果。为此,我们需要从南昌、从中国革命的圣地汲取精神营养来充盈自己的研究动力,使中国的日本研究事业常青,使大家的研究工作不断创新、勇攀新的高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中华日本学会常务副会长(法人代表)杨伯江研究员,中华日本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胡令远教授,中华日本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黄大慧教授,中华日本学会副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宋金文教授,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前总编辑、特别顾问王众一等出席会议开幕式。
开幕式后,中日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前驻日大使程永华为会议作题为“确保中日关系不偏航、不脱轨”的基调报告。程永华在报告中指出,近年来中日关系面临一系列复杂敏感因素,正处于何去何从的关键时期。中日双方应按照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加强对话、增进互信、妥处分歧、深化合作。一方面,在疫情期间中断的交流逐步恢复,各领域务实合作稳步推进,民间和地方交流明显升温,有利于双边关系企稳向好、回归常态的积极因素逐渐显现。另一方面,导致两国认知差距、信任赤字扩大的消极因素不断在“拖后腿”,外部因素干扰突出,中日关系形势依然敏感复杂,新老问题交织凸显,存在许多不稳定的因素。一是新冠疫情“后遗症”与岸田政府贴靠美国对中日关系的影响叠加。二是岸田政权在军事安保政策上鹰派色彩浓厚。三是日本国内政局走向值得密切关注。
程永华表示,当下,中美博弈加剧背景下,中日关系形势复杂敏感,正遭遇强劲逆风,走到了新的历史关口。面对乱云飞渡的国际形势,聚焦中日关系,我们应从国内发展建设和外交全局出发,冷静观察,妥为应对。双方应相向而行,按照两国领导人旧金山会晤重要共识,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确保中日关系不偏航、不脱轨。作为中国日本研究界的学术共同体,中华日本学会是一个分享成果、深化认知、促进交流、碰撞思想的重要平台,应该对此发挥积极的作用。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前瞻研究,服务大局;二是紧贴热点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三是积极对外宣介,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王开虎研究员主持基调报告环节。
其后,学术研讨会进入学术报告环节。杨伯江、胡令远、黄大慧、宋金文、王众一以及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副院长·中华日本学会副秘书长张玉来、复旦大学亚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袁堂军分别做学术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科研处处长、中华日本学会副秘书长唐永亮研究员主持上述环节。
杨伯江在题为“对区域国别视域下深化日本问题研究的一点思考”的报告中,从学科和方法角度与大家共享了以下观点。第一,构建区域国别学的时代要求。构建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是时代的产物,是全球化时代百年大变局下,中国综合实力增长、海外利益拓展、国际地位提升的必然体现。面对日益增长、要求越来越高的需求,学界的智力支撑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落差与滞后。同时在我们所研究的区域之间、国别之间、学科领域之间,实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均衡性。第二,把握区域国别学的学科特点。如果说交叉性是区域国别学的基本学科特点,那么跨学科综合性研究也许就是区域国别学的基本学科方法,而这一点恰恰也是学术团体的优势所在,像我们中华日本学会这样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可以通过跨机构跨学科的交流合作相互补强,使得相关研究更加丰富,成果质量更高,更满足社会需求、决策需要,更能有效推动学科自身发展。第三,担当区域国别学的使命任务。从现状看,我们的区域国别研究并不缺少关于认知阐释研究对象的自主知识,但是整体看还较为碎片化零散化,理论性、系统性还不足,还没有形成体系。其中特别是日本问题的研究,似乎有条件成为在区域国别研究领域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突破口。在日本问题研究上进行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尝试,尤其具有重要价值,具有典型意义,同时又极富挑战性。
胡令远教授在题目为“中日关系再确认与其内涵”的报告中指出,2023年中日两国领导人在旧金山会晤的时候,达成了对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定位的再确认。关于“再确认”及其内涵他提出了几点看法。第一,在此节点上提出“再确认”表明双方有意控制中日关系的结构性变化。伴随中国崛起,冷战后,国家安全成为日本对华认知和对华战略的一个最重要考量,这使两国之间出现了一种观念性的结构性矛盾,之前的“老三件”问题(历史问题、钓鱼岛问题、台海问题)更多的是基于一种历史事实,而目前安全问题则具有认知性、观念性、未来性、战略性,以及基于现实主义历史逻辑的演绎等内涵。第二,反复强调“中日两国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显然具有现实针对性。第三,当前的最大挑战是百年变局下中日两国如何走出安全困境并正常健康发展,包括如何找出新的动态平衡点和两国利益最大公约数,以及应对美日加速制度性建构阵营化集团化的消极态势。
黄大慧教授在题为《日韩打造“能战国家”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的报告中对战后日本还是不是和平国家提出了学术反思。一是日本自主防卫力量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日本的国家安全战略在过去十多年里出现了重大调整并持续加速,分别是2013年出台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和2022年底出台的“安保三文件”,日本在此基础上持续增强自身防卫力量建设,进而挑战地区国际秩序。二是日本在国家安全保障的法制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在过去30多年里,日本的军事能力建设和防卫费预算不断创新高,高调地推进实现“普通国家”和“正常国家”进程。三是日本加强日美同盟和“日美同盟+”的机制建设。日美同盟从冷战时期的纸上同盟已转变为“行动同盟”,日本在加强日美同盟的同时,还带节奏打造小多边同盟体制建设。
宋金文在题为《日本少子化的结构性困境》的报告中,从“少子化的趋势、现状”“少子化的结构性因素”展开分析。他认为,日本的少子化是结构性的产物,是日本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特殊本质所规定,并受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们对性、婚姻、恋爱、家庭的态度,以及个人家庭意识变化的影响。尽管日本政府采取了多种育儿补贴、生育支持制度、两立援助政策等,但也只能部分缓解少子化的压力,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少子化的问题。
王众一在题为《二阶俊博的日本观光立国战略带来的启发》的报告中认为,日本政治家二阶俊博积极主张以观光立国战略推动日本国家战略转型。21世纪日本举国实践的观光立国战争获得了成功,成为日本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借助观光文旅的振兴塑造国家软实力,在民间人文交流层面对日本国家形象加分,展示了文化与旅游在现代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这对于我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运用人力资源创新性的讲好中国故事,无疑具有参考与借鉴意义。
张玉来做题为《日本经济发展现状及其课题—经济活跃度大幅增加》的报告,从日本经济发展现状、经济发展趋势、经济面临的课题这三方面做了详细分析。报告从将近70年的超长周期考察日本经济,结构转型呈现较为突出的特点,“变”成为一个关键词。同时指出日本经济发展趋势总体复苏向好但也面临风险累积的困境。基于此,日本研究被赋予了很多新的意义,要关注日本社会发展中的系列“变”特征,中日经济合作空间潜力巨大,日本经济研究也更具新意,仍有许多课题需要关注。
袁堂军在题为《中日经贸关系展望:在价值链和价值观之间寻求平衡》的报告中指出,在展望中日经济关系时,需要从全球视野的角度进行分析,同时受国际分工的调整以及价值观因素的影响趋大。此外,中国经济结构从世界工场向世界市场转型,是中国从外需向内需过渡的必然要求,新科学技术的运用、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为中日企业间的合作提供了充分的可能。展望中日经贸关系的未来,双方之间仍然存在亲和性,但需要在价值观和经济竞争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在学会年度工作汇报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中华日本学会秘书长胡澎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办公室主任、中华日本学会财务部主任金华做了学会工作报告。该环节由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文卫勇教授主持。
下午会议进入分科会阶段,共设四个分科会。第一分科会以日本政经形势与社会发展为主题,学者们就岸田政府经济安全保障战略、日本贸易政策演变、日本摆脱通货紧缩的情况、数字化转型、日本政界—财界关系、日本公共政策、人口以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方面做了深入探讨;第二分科会以日本国际战略及对外关系为主题,学者们针对日本的外交特点、海洋政策、“印太战略”、军事发展、网络安全等进行了热烈探讨;第三分科会以日本的对华政策与中日关系为主题,学者们围绕中日经贸关系、日本经济安全保障、东亚区域价值链的结构变动、日本介入台湾问题等诸多方面做了深入剖析;第四分科会以区域国别学视域下的日本研究为主题,学者们就各自单位的日本学研究、日本研究期刊的未来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
大会闭幕式由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中华日本学会秘书长胡澎主持。首先由四位分科会代表世界知识杂志社编审罗洁,新华社研究院对外联络室主任、高级编辑刘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蔡亮研究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宋志勇研究员分别做了分科会汇报。
杨伯江常务副会长做大会总结发言。他指出,这次在南昌大学举办的年会是继去年内蒙古通辽之后,再次进入校园、进入教室,接触到更多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倍感亲切,收获感满满,成就感爆棚。会议在各方面取得重要收获,一是约百名学会会员、专家学者,围绕日本及中日关系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围绕学术前沿、战略热点、学科建设,交换观点,交流信息,拓展视野,完善了科研成果,增进了学术素养,同时也加强了联络。二是根据之前的广泛调研和听取意见,在会议安排设置上也做了一些新的尝试,探索把学会年会办得越来越好。三是会前召开的会长办公会扩大会议,就下一步学会工作进行了深入、建设性的探讨,形成了一些重要共识,今后将逐步落实,持续改进。作为中国日本研究界的学术共同体,中华日本学会是各会员单位、各位会员共同的学术平台和精神家园,每一项工作每一次活动要取得成功,都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众人拾柴,相互成就。他对南昌大学特别是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的各位领导老师及同学们表示由衷的感谢。最后高洪会长代表大会秘书处宣布2025年年会将在北京举行,期待明年与各位在北京相见。
此外,本次年会开设开放式平行论坛,20日晚设置了四个开放式平行论坛,分别是“日本式现代化的经验教训与启示”“日本海洋战略的演进与转型”“新时期如何做好日本研究刊物工作”以及“日本研究硕博论坛—日本研究的选题与方法”。多位代表积极参与,畅所欲言,围绕各自论坛主题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至此,中华日本学会2024年年会暨“百年变局纵深演进下的日本与中日关系”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
(张晓磊、陈祥、郭佩 供稿)